前言
“科技賦能無障礙·灣區(qū)同心迎殘?zhí)貖W”。近日,珠?!傲鶄€一批”無障礙城市建設典型案例頒獎儀式,在珠海規(guī)劃展覽館隆重舉行,由我院設計的“香爐灣城市陽臺”、“珠海市美術館”在眾多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,入選為珠海無障礙城市建設“建筑典型案例”。我院黨總支書記、副院長張震山,總建筑師王婕應邀參加。
△頒獎儀式
△現(xiàn)場照片
背景
無障礙環(huán)境建設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標志。2025年,珠海將迎來十五運會和殘?zhí)貖W會多項賽事,市政府工作報告連續(xù)三年提出“推進無障礙城市建設”,全社會對殘疾人事業(yè)與無障礙環(huán)境建設的重視程度持續(xù)提升,一批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的成果不斷涌現(xiàn),為特殊群體提供了切實的便利。為樹立典型標桿、推廣先進案例,珠海市殘疾人聯(lián)合會、珠海市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局、南方都市報社等單位共同舉行了珠?!傲鶄€一批”無障礙城市建設典型案例征集活動?;顒酉Mㄟ^廣泛的宣傳與互動,力求以示范引領激發(fā)社會各界對殘疾人事業(yè)的關注,讓“有愛無礙”的理念深入人心,轉化為全民自覺行動。
△科技助殘成果展示
項目簡介
《香爐灣城市陽臺》
香爐灣城市陽臺項目位于香洲區(qū)海濱北路東側情侶中路西側,總建筑面積3.17萬平方米,于2021年竣工,將商業(yè)配套與濱海休閑、旅游娛樂、風情文化融為一體。該項目以全齡友好、行動無礙為核心,參照《無障礙設計規(guī)范》等標準開展無障礙環(huán)境建設:每層均采用開放式室外景觀平臺,形成開放、可達的城市慢行系統(tǒng),并通過坡道、盲道、全平層入口無障礙觀景平臺等設施串聯(lián)無障礙通行流線,實現(xiàn)全齡人群安全暢達,自然融入濱海公共空間。結合項目地理位置與建筑多級退臺式設計特點,該項目還通過“地下緩坡通+道緩坡天橋”組合設計,打造友好型立體交通慢行體系,實現(xiàn)山海無界貫通。
△無障礙通行流線
△無障礙設施位置
《珠海市美術館》
珠海市美術館項目位于香洲區(qū)梅華東路北側、石溪公園西側,總建筑面積近2萬平方米,于2024年啟用。該項目作為珠海市重點公共文化設施,為市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,包括典藏、研究、展覽、教育、服務、交流等等。該項目以“全齡友好·平等共享”為核心理念,致力打造“零障礙藝術殿堂”:車行道與人行道高差設置緣石坡道,建筑內設置無障礙電梯,確保步行、自駕及搭乘公共交通的市民均可便捷出入;室內走道及檢票口均按無障礙通道設置,首層VIP廳、四層體驗區(qū)、多功能室均設有輪椅席位,方便輪椅使用者。針對部分區(qū)域之間的高差,該項目通過設置輪椅坡道、升降平臺等設施,實現(xiàn)無障礙通行設施全覆蓋,確保建筑內無障礙通行流線暢通。同時,通過配備人性化服務設施及智慧化輔助體驗等方式,建立起“全維度無障礙服務系統(tǒng)”。
△無障礙通行流線
△無障礙設施位置
結語
評選出的典型案例就像一面面鏡子,映照出珠海近年來在無障礙環(huán)境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,更為全市無障礙城市建設提供了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寶貴經(jīng)驗。從香爐灣城市陽臺的無障礙通行流線設計,到珠海市美術館全維度無障礙服務系統(tǒng),每一個案例都彰顯著珠海的人文關懷和文明溫度。在未來的設計之路,我們會始終秉持初心,肩負不斷探尋珠??沙掷m(xù)發(fā)展的城市使命。
撰稿 | 技術管理委員會